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要求,助力河北省“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落地见效,2025年10月31日,“同心致远 共创未来——民营经济促进法赋能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交流培训会在河北省中国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指导,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主办,北京德和衡(石家庄)律师事务所、河北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承办,多家行业协会协办。

全省26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省内法律专家、法律从业者及高校学者齐聚一堂,通过政策解读、实务指导与案例分析,共同构建起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跨界服务平台。本次会议由德和衡(石家庄)王颖超律师及吕云鹤律师主持。


当前,《民营经济促进法》已正式实施满5个月,正值河北省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战略关键期,相关领导在致辞中共同锚定“法治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形成强烈的政策共识。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曲斌指出,民营经济是河北经济的“活力源泉”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法治保障与战略指引双重赋能的历史机遇期。河北金融学院院长杨伟坤表示,学校始终秉持“金融报国、教育强国”初心,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新金融人才,助推民营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河北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程晓辉强调,交流培训会是落实“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退役军人动能”与“法治护航力”的重要行动。石家庄市司法局领导王书刚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行政机关将不断提升全市律师和律所的专业能力,创新服务模式,为民营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智力支持。













培训交流会紧扣《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双重主题,从政策法律“解码”、合规风险“破题”、权益保障“搭桥”三大维度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
上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李老师系统阐释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背景与制度价值,重点解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禁止“背靠背”付款等核心条款,并结合典型案例将抽象法条转化为企业可操作的维权指引。河北金融学院贾贵梅老师以《数据标注法律风险及其应对》为主题,立足产业前沿勾勒出数据标注行业的发展潜力与政策导向,重点聚焦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三大行业痛点,深度剖析潜在法律风险。德和衡(石家庄)执行主任陈怀印律师以《民促法和新规背景下劳动用工合规管理》为题,紧扣民企用工共性问题,拆解社保新规等五大新规,给出完善章程、及时签合同等实操建议。

下午,省法院资深法官王老师详细解读《执行异议之诉——条文理解与实务争议》,系统梳理案外人标的异议、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与再审程序的衔接规则,明确权益受损后的救济路径,破解民营主体“不知告、不会告”的困境,针对民营建筑企业“工程款回收难、抵债资产易被执行”的核心痛点,拆解排除强制执行的法定要件,强调“查封前主张优先受偿权”等关键要求,并结合典型案例,将抽象条文转化为实务参照。德和衡(石家庄)合伙人崔文燕律师以《企业家刑事涉案财产的保护与应对》为题,以案例警示风险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刑事风险来源与企业家常见误区,并讲解财产保护法律依据,提出企业家财产防护及风险应对的实操办法。德和衡(石家庄)合伙人孙宪律师以《激活企业增长“隐形引擎”做好民营企业股权架构设计》为题,以蜜雪冰城、公牛集团为例,解析股权架构设计对企业激励、财富传承的重要意义,对比三种持股方式,强调需借助法律手段及时调整企业股权架构。

承办方北京德和衡(石家庄)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山峰在总结中表示,本次培训是政企学研法多方联动的成功实践,既深度解读了《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要义,更搭建起“政策解读——法律护航——企业发展”的长效桥梁。律所作为深耕民企法律服务的专业机构,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整合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用心的服务,助力河北民营经济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勇立潮头。

此次培训的举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仅强化了法治保障“硬支撑”,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从“纸面”落到“实处”,还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实将法律政策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内生动力;同时构建起协同服务“新机制”,整合政府部门、高校、律所等多方资源,形成“多方联动、共促发展”的良好格局。下一步,河北省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推动法律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深化《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成效,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