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德青之声 | 青研社第二期——商业债权清收的4个要点

2025-09-28

  为进一步激活青年律师的专业潜能,构建“输入-转化-输出-共创”的良性成长闭环,推动知识经验的高效流转与价值共生,北京办公室团委、青工委正式启动“青研社”系列专项活动。2025年9月25日,青研社第二期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所内青年律师王森主讲,他以“商业债权清收的4个要点”为主题进行了深度分享,吸引了线上线下众多青年律师到场参与,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活动伊始,王森律师开宗明义地指出,商业债权清收的终极目标就是“回款”。围绕这一目标,他将其精炼为四个关键要点:客户信任建立、法官认知影响、利益冲突协调和多金被告的选择。他强调,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是决定项目成败的核心。

  王律师首先分享了在开拓客户过程中的深刻教训与成功经验。他坦言,即便手握关键财产线索和成功案例,初期“陌拜”大型企业也惨遭拒绝。历经多家客户的沟通,最终成功签约一家航天系央企,其核心关键在于高度重视并有效利用“中间人信任背书”。他总结道,企业客户的信任如同无线信号,每经过一个中间人就会衰减一次。因此,找到能直接与决策者对话的“关键人物”,并充分开展工作,是成功获取高端客户委托的前提。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定期撰写简洁、精准的《律师工作报告》,与客户各部门建立全方位、差异化的信任,是维系客户关系、展现专业价值的生命线。

  王森律师结合案例深入阐述了影响法官认知的策略。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审定终身”的观点,强调一审判决的基础性作用,告诫青年律师务必重视与一审法院的沟通。他分享了影响法官认知的三大心得:帮助法官归纳争议焦点,主动为审理提供清晰框架;紧密围绕争议焦点展开工作,确保代理活动有的放矢;采用多样化方式表达观点,如制作案例检索报告、可视化图表、精心装订的代理意见等,以专业形式提升说服力。

  王律师认为,调解的本质是利益冲突的协调,这一步往往会陷入阶段性的僵局,在破解僵局的第一步是准确找到真正的决策者。其次,在协调中,他发现单纯依靠法律论证苍白无力,必须“强己削彼”,即增强己方筹码或削弱对方优势。最后,他提出了推动案件的终极策略:既要让决策者感到“安全”(理解其处境,给予充分的法律和事实依据),也要在必要时让其感到“危险”(通过合规方式施加压力),刚柔并济,才能打破僵局。

  王律师最后分享了寻找债务人尤其是“次债务人”财产信息的六大实用渠道:客户反馈、法院核查、行业背景、上市公司年报、涉诉信息、招投标信息。他总结道,债权清收律师一半的工作是“猎人”,寻找财产线索;另一半是“律师”,进行法律论证。在“不回款无诉讼”成为客户共识的当下,资产清查能力已成为律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本次分享会内容翔实,案例生动,策略极具实操性,为青年律师办理复杂商事清收业务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和丰富的经验借鉴,获得了线上线下同事的一致好评。

  青研社系列活动系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团委、青工委搭建的供青年律师实务经验的分享交流平台,鼓励青年律师将办案过程中的思考、方法与感悟转化为可复制、可借鉴的专业成果,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升,为青年律师整体专业实力的持续增强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