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德和衡产品 | 《家族企业传承法律顾问》服务产品

2025-09-19

  家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存续发展,更涉及家族成员利益平衡、代际财富衔接等多重复杂问题。实践中,因传承规划缺失或法律设计不当引发的股权纠纷、继承诉讼、公司治理僵局等情形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企业稳定与家族和谐。为助力家族企业实现“家业长青”,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刘万新律师团队依托丰富的法律实践与实务经验,推出《家族企业传承法律顾问》专项服务产品,系统解决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与传承痛点。

  一、家族企业传承成败案例

  家族企业传承这个话题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并不陌生,先看几个家族企业传承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成功的案例:

  福耀玻璃曹德旺家族,曹德旺目前虽仍担任福耀集团的董事长,但日常经营管理已更多交给儿子曹晖及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所以才有更多精力投入于慈善活动,比如福耀科技大学的创办。

  美的集团何享健家族,设立家族信托持有约30%股权,保留重大事项否决权,引入职业经理人主导经营管理,目前仍是家电行业龙头企业,证明“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是行得通的。

  长江实业李嘉诚家族,李嘉诚自20世纪80年代就启动了传承规划,通过设立多个离岸家族信托,将家族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装入信托,确保资产不因个人身份变动发生分割;同时两个儿子明确分工——长子李泽钜继承实业板块控制权,次子李泽楷获得现金支持独立发展。李嘉诚的传承可以称为“生前传承的典范”。

  失败的案例:

  中植集团解直锟家族,因为创始人解直锟的意外离世导致公司管理混乱资金链断裂,中植系轰然倒塌。中植系的业务模式是违法的、不可持续的,但解直锟的意外离世无疑加速了中植系的崩溃。

  杉杉集团郑永刚家族,2023年创始人郑永刚突然离世,生前虽指定长子郑驹为继承人,但未通过有效遗嘱固定证据,引发遗孀周婷与郑驹对家族企业控制权之争。报道焦点在于郑驹在股东大会上被选举为杉杉股份董事长,但这一决定遭到周婷的质疑。由此可见很多人对家族企业传承的是股权还是董事长这个职位还有模糊认识。

  娃哈哈集团,宗庆后离世后,宗馥莉的三名同父异母的兄妹起诉宗馥莉,要求追讨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家族信托权益,同时起诉要求继承娃哈哈的股权资产。纠纷的核心在于家族信托没有书面文件的确认,而且香港账户美元资金的来源让人怀疑,已导致国资股东启动审计调查程序,其结果犹未可知。

  通过上面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成功的传承,多数是一代企业家身体健康时就完成了,这种传承的智慧在于“在世时决策”——利用大家长威望减少争执与纠纷;再者是通过家族信托等传承工具进行提前规划。失败的传承,普遍是没有事前的规划,特别是没有事前以遗嘱、家族信托等书面文件落实家族企业传承的安排。

  既然有如此多的传承失败的案例,为什么很多企业家不做传承规划呢?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有的企业家忌讳讨论“身后事”,把这视为“不吉利”或“触霉头”,心理上不舒服。有的企业家知道很多企业传承失败的案例,但只是看别人家的笑话,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将来会好好商量,不会打架。有的企业家预料到继承人将来会争夺企业控制权,也知道现任配偶与前任子女的利益冲突,但是,现在规划企业传承可能马上暴露家族内部分歧,让家族矛盾显性化,因此有的企业家往往希望维持现在表面的和谐,推迟考虑企业传承的安排。更多的企业家是企业的绝对核心,习惯掌控全局,而企业离了他确实转不了,他也离不开企业,所以一直不放手。

  二、如何才能做好家族企业传承

  家族企业传承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第一,对家族来说,家族后代不出现传承纠纷,保持家族和睦,亲情延续。第二,对企业来说,不出现管理混乱,保持正常经营。

  为了做好家族企业传承,就要提前规划、筹划,总之是“有备无患”,做好三个准备,才能做好家族企业传承:一是家族的准备,二是企业的准备,三是传承的准备。

  (一)家族的准备

  家族的准备,是人的准备,是企业家和他的继承人要做的准备。

  1.企业家:对家族企业传承做出安排

  企业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立遗嘱,而且以后要及时更新。

  法定继承是最基本的财富传承方式,如果被继承人没有任何专门的企业传承规划和安排的话,国家法律给兜底,民法典继承编对此有专门的规定,一般原则就是法定继承人平均分配被继承人的遗产。对于家族企业来说,股权平均分配肯定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此,企业家应该马上立遗嘱,以家族企业目前的状况看哪个继承人最适合做大股东,遗嘱中就指定股权传承给哪个继承人。以后随着家族和企业情况的变化,再及时调整更新遗嘱的安排。从法律上来说应该注意遗嘱的形式和内容要符合法律的规定,避免立一个无效的遗嘱。

  企业家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培养接班人。

  接班人是指能像企业家一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个家族企业的领导人。很多企业家热衷于把子女培养成接班人,实际上接班人不等于继承人,继承人最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当股东而不是怎样领导企业。如果继承人实在没有人愿意接班,或者愿意接班的继承人能力实在不行,就不必强求,不如提前选定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不一定非得去社会上去找,跟着企业家一起创业的元老、亲属,都可以做接班人。培养接班人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时候接班人成熟了,就可以把企业交给他。如果接班人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企业家去世了,那么如何选择企业的领导人是继承人的问题。培养接班人主要是培养其经营管理能力,但法财税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二代企业家不能像一代企业家那样只懂得挣钱,而是要挣合法、合规的钱。

  2.继承人:学会当股东

  继承人首要任务是学会怎样当股东,而不是如何经营管理家族企业,这是观念和认知的问题。

  首先,继承人要了解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继承人将来依法继承的是家族企业的股权从而成为股东,股东是继承人的身份,是继承人无法选择的。如果股东被选为董事或者监事,则股东是以董事或者监事的角色参与董事会或监事会的工作,如果股东又被董事会聘为经理,则股东是以经理的角色领导企业的日常经营。由此可见,股东参加股东会是参与公司管理的唯一方式,如果没有被选为董事、监事、聘为经理,那么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方式就止步于股东会。如果股东担任董事、监事、经理,那么他已经不是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的管理,而是与不是股东的外部人员一样,是以董事、监事、经理的角色来参与公司管理。一代企业家往往既是大股东,又是董事长、总经理,多个身份、角色混在一起难以区分。二代企业家应该清楚地区分这些身份和角色,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才最有利于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继承人要了解自己的利益所在。

  继承人的身份是家族企业的股东,股东可以按股权比例分红。如果股东担任了董事、监事或者经理,就像非股东担任这些职务一样可以挣一份工资。所以继承人的根本利益在于股东可以获得分红,以及转让股权可以获得收益。至于股东是否担任董事、监事、经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如果没有意愿亲自参与公司的管理,那么做好股东、开好股东会、选出合适的董事、监事,等着公司分红即可;如果股东有意愿更多地参与公司的管理,还要看其能力是否被股东会认可,股东会会选择能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的人来经营管理公司,不管他是不是股东。有的继承人会担心,其他继承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可能会通过非法手段谋求个人利益甚至掏空公司,所以总要争董事长、总经理这些职位。家族企业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论股东还是非股东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只要敢侵害公司利益,都会受到刑事责任的惩罚。其他股东完全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家族企业的利益。

  继承人了解了自己在家族企业中的身份是股东,了解了作为董事、监事、经理的角色只是多拿了一份工资,自己的根本利益在于家族企业经营得好自己可以根据股权比例多分利润,这样就可以让继承人团结起来,不必自己亲自控制、管理企业,让最有能力的人来经营企业,为家族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就是为继承人、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益。

  通过法律培训和家族教育,提高继承人的认识、转变继承人的观念,让继承人知道什么是应该争的,什么是没必要争的,“不争”才是减少家族企业传承纠纷的根本解决之道。

  (二)企业的准备

  家族企业传承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条件,只有重资产的家族企业才能传承,轻资产的企业很难传承;第二个条件,只有治理规范的家族企业才可能传承,只靠创始人一人控制的企业很难传承。这里说的“关于企业的准备”,就是要把家族企业改造成治理规范的企业。

  企业的准备分三个层面来说,一是家族企业集团化,二是每个公司规范化,三是家族信托工具化。

  1.家族企业:集团化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能拥有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各种类型的公司,有的是自己直接持股,有的是亲戚代持股,有的是员工代持股……这些公司当初的设立有其历史原因,对于目前的公司法来说,不管谁代持,实际控制人承担的责任都是一样的。这种公司结构给企业传承带来的麻烦与隐患自不待言。因此必须对这些公司进行梳理,组成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家族企业集团的模式,才能顺利实现家族企业的传承。这种企业集团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集中控制权,解决股东分散导致的治理低效;可以隔离法律风险,避免风险直接传导到企业家本人。这种梳理的过程可能是很漫长的,甚至要付出一些代价,至少会增加一些税务成本……但为了家族企业的传承这些代价是值得的,而且越早开始越为有利。

  2.每个公司:规范化

  一个公司完全靠一个人控制,签合同、付款、报销等等靠“一支笔”来决定,这是非常原始的管理模式。当这个人出现意外状况不能履行职责时,整个公司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导致公司业务瘫痪,信用受损。中植系如果不是实控人解直锟的意外离世,可能崩溃得不会这么快。这种反面的案例很多,很多企业家也很清楚这种后果,只是不愿意放手失去对企业的直接掌控。企业过度依赖核心人物的个人能力可能导致“人亡政息”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的规范化就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规则;从公司管理层面完善内部控制、岗位职责、员工手册等相关规章制度。这样,公司在一套规章制度、授权体系下自动运行,任何一个个体缺失时,都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典型的达到规范化治理标准的公司很多,比如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在董事长或者控股股东出现问题时,都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这就为企业的传承创造了基本条件。不然的话,实控人没了公司就垮了,还谈什么家族企业传承呢?

  可以测试一下目前公司是否具备传承的条件:一代企业家像万科的王石一样放下公司所有事务花几个月时间出去爬雪山,如果公司能正常运转,说明已经具备了传承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行,那就还要继续努力。

  3.家族信托:工具化

  如果家族企业的体量足够大,继承人众多,特别是一代企业家希望家族企业实现多代传承的目标,可以考虑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家族办公室、家族宪章等家族企业高端配置传承模型。这种可以让家族企业传承百年的模型,是建立在前面提到的家族企业集团化、每个公司规范化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将集团股权装入家族信托,通过慈善信托从外部为家族企业保驾护航,通过家族办公室、家族宪章为家族内部治理提供保障,通过家族后代在家族控股公司的理性决策,从而实现家族企业的百年传承。

  (三)传承的准备

  传承的准备,就是交接的准备,就是股权的交接,当家族企业的股东由一代企业家变成了确定的一个或几个继承人,那么家族企业的传承就完成了。我们做“传承的准备”,就是保证一代企业家的股权顺利变更到继承人的名下。股权交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家生前的交接,一种是身后的交接。

  1.生前交接

  生前交接,就是企业家在生前已经对作为接班人的继承人比较满意了,通过赠与的方式将家族企业的股权转给他认为合适的继承人。这种赠与和继承一样也不涉及个人所得税问题,所以并没有增加税务负担。生前交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李嘉诚就是完成了生前交接,可以避免身后交接带来的所有麻烦,是家族企业传承最理想的交接方式。

  生前交接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交接完成之后从法律上来说一代企业家与企业就没有直接关系了,如果二代企业家摆脱一代企业家的控制我行我素,一代企业家在心理上是否承受得了;第二个问题是二代企业家变成了一代企业家,又产生了他的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新的轮回又开始了,他也应该考虑他的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也有案例,一代企业家把企业股权转给了儿子,儿子意外离世,儿媳妇和孙子继承的比例大于一代企业家继承的比例,结果企业被这个企业家的亲家给控制了,这个企业家是不是得气死啊!

  2.身后交接

  身后交接,就是遗产继承的过程。被继承人去世以后,如果有遗嘱而且全体继承人也没有异议,可以请公证处出具一份继承权公证书;如果继承人有异议,就得通过法院诉讼程序,如果遗嘱是有效的,法院一般会按遗嘱来判决,如果遗嘱无效,就按法定继承来判决。如果没有遗嘱,全体继承人如果能达成一个大家接受的分配方案,也可以请公证处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如果不能达成一个大家接受的分配方案,只能通过诉讼程序来请法院判决。通过遗产继承过程确定了公司的股权由谁继承,继承人拿着继承权公证书或者法院判决书作为股东的证明,就可以提议召开股东会,要求公司进行股东变更,并决定是否选举自己成为董事、监事,从而进入企业的管理角色,开始行使对企业的管理权。

  由此可见,所有的麻烦都来自于继承人成为新股东之前,有遗嘱对减少继承的纠纷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企业家一定要立遗嘱的原因。如果指定了遗嘱执行人,可以促使继承过程顺利进行。如果股权放入了家族信托,可以极大地减少继承纠纷,但也不能完全杜绝,因为还是涉及到家族企业实际控制权的问题。

  三、律师团队服务内容

  一代企业家在做上面家族的准备、企业的准备、传承的准备这三个准备的时候,如果有专业律师团队的帮助,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律师团队在下面两个应用场景下发挥积极作用:

  (一)帮助一代企业家:全面规划

  律师团队帮助企业家从三个准备着手,进行长远规划。

  1.家族方面:设计传承方式;培养继承人。

  2.企业方面:梳理集团股权架构;完善每个公司治理制度。

  3.传承方面:帮助一代企业家完成生前交接,企业家可以亲自将接班人“扶上马,送一程”。

  (二)帮助继承人:紧急接管家族企业

  企业家出现意外状况时,如果上面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少,继承人想顺利地接管企业是很难的。律师团队代替一代企业家,将二代企业家“扶上马,送一程”(陪跑)。

  1.家族方面:帮助继承人梳理继承关系,履行继承程序。

  2.传承方面:帮助继承人召开临时股东会、董事会,确认股东身份,办理股东变更手续。

  3.企业方面:协助继承人进入家族企业的管理角色,保持企业稳定,防止经营动荡。

  对家族企业来说,不做风险管理,就做危机管理!企业家一定要提早做好风险管理,提早进行家族企业传承的准备!

  四、律师团队服务方式

  律师团队的服务采用常年法律顾问加专项法律顾问的服务模式。

  (一)常年法律顾问

  常年法律顾问的工作,包括详细调研、了解家族成员、家族企业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承法律问题解答、企业传承问题的讨论、传承方案的初步设计,以及对家族成员、企业高管进行企业传承相关法律的培训。

  (二)专项法律顾问

  常年法律顾问主要是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咨询与讨论,而专项法律顾问是要出成果的,比如对家族方面来说,帮助企业家订立遗嘱、担任遗嘱执行人、生前传承时起草赠与协议、子女要结婚了是否让他们签个婚前财产约定,更高端的是设置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离岸信托,撰写家族宪章等等;对企业方面来说,重建集团股权结构、制定三会议事规则、完善公司内控制度、理顺企业劳动用工关系以及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家族企业传承相关的法律培训等等。

  五、律师团队报价模式

  场景1、帮助一代企业家全面规划:常年法律顾问X拾万元/年起;专项法律顾问一事一议。

  场景2、帮助继承人紧急接管家族企业:陪跑一个月X拾万元起/半年X拾万元/一年X拾万元。

  律师服务费用需根据家族企业的数量、规模、规范程度,以及家族成员、继承人等具体情况协商确定。

  六、律师团队成员简介

  家族企业传承,不管从个人角度还是企业角度,都涉及法律和财税、民法和刑法等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从整体上来说需要律师、会计师的协同,需要民事律师与刑事律师的配合。德和衡家族企业传承律师服务团队适应家族企业传承业务特点,配置跨领域、跨专业、跨行业的律师团队:

  项目经理:刘万新律师

  财富传承领域专业律师,具有银行、保险、上市公司工作经历,二十多年执业注册会计师工作经验。擅长将法律与财务、税务相结合,为企业提供税务筹划、公司治理、股东纠纷等综合顾问服务,为企业家个人提供婚姻继承、家族信托、财富管理及家族企业传承等规划服务。刘万新律师作为家族企业传承律师服务团队的项目经理也是主办律师,具有法、财、税融合的无可替代的专业优势与实战经验。

  项目主管:王卫东律师

  从业二十余年的资深律师,作为家族企业传承律师服务团队的项目主管也是主办律师,在婚姻继承、企业合规、金融投资、民商诉讼、企业管理等广泛的领域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刘万新律师及王卫东律师作为主办律师,直接为客户提供日常服务,避免律师团队频繁换人,提高与客户的沟通效率,降低客户服务成本。

  家族企业传承服务涉及的面很广,不是一两个律师就能完全胜任的,如果涉及其他专业的问题,还有律师服务团队的协同配合,甚至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的几百位律师、全国办公室几千位律师,都是德和衡家族企业传承法律顾问服务团队的坚强后盾。团队专家律师包括:

  高丽姣律师

  专注于婚姻家事、财富管理等相关法律业务,主要办理离婚、继承、房产等相关家事案件,为众多当事人解决婚姻家庭法律问题,实操经验丰富。

  田小皖律师

  具有中国及美国法学教育背景及实践经验,在跨境资产配置、离岸信托、移民及税务居民身份规划方面从业多年,资源丰富。

  惠所亮律师

  具有多年企业法务工作经历,近二十年劳动法律师执业经验,对公司治理、劳动合规及劳动仲裁等具有丰富经验。

  薛立波律师

  具有法学和政治学复合专业背景,曾担任资本行业企业法务负责人,熟悉各项公司法律事务,擅长投资并购相关法律服务。

  彭丽琴律师

  检察院工作背景,专注于刑事辩护,曾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提供刑事辩护、刑民交叉争议解决法律服务,为多个公司提供刑事风险防控专项服务。

  七、结语

  德和衡家族企业传承律师服务团队相信,一代企业家做好家族企业传承规划,二代企业家一定能让家族企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