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北京德和衡(石家庄)律师事务所于2025年9月8日下午在启航厅举办“法育桃李·师泽如光”教师节法律人座谈会。律所兼职高校教师、律所主任胡山峰、管理主任刘海义、党员律师及青年律师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法律实务与法学教育的融合之道,共叙尊师重教的深厚情谊。
活动伊始,青工委主任刘金淼律师担任主持人,详细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背景与目的——以节日为契机,搭建高校与律所的交流桥梁,凝聚法律人跨界合力。
随后,律所主任胡山峰致辞,他不仅深情回顾了律所自2018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更着重阐述了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意义。他提到,律所从最初20余人的团队,逐步发展为拥有近百名成员的专业机构,离不开高校教师兼职律师的大力支持;目前律所已设立6个业务中心,构建起以专业化、合作精神、公益等为核心的线上考核体系,同时与20余家单位建立党建联建关系,在行业内树立了兼具专业实力与社会责任的品牌形象,这些成果背后,都饱含着高校教师们的心血与助力。
在“我的‘双重身份’故事”主题分享环节,多位高校教师兼职律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跨界执业与教学的宝贵经验。有教师提到,在高校讲授社会保险法、保险法等课程时,会将律所实务案例融入课堂,让学生跳出理论框架,直面真实法律问题;也有教师感慨,兼职律师的经历让自己更懂实务需求,在指导学生实习时能更精准地培养其执业能力。同时,教师们也坦诚交流了平衡教学、科研与律师工作的难点,并为青年律师提出建议:“多接触案件、多积累经验,从同行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才能在法律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围绕“法律与教育的协同创新”,大家各抒己见。针对“律所如何为高校教师提供执业支持”,胡山峰主任说,律所未来将进一步开放案件协作资源,为教师们对接更多专业领域业务,同时借助党建联建平台,联合法院、仲裁院等单位开展专题研讨,为教师们搭建实务交流舞台;谈及“青年律师如何向高校教师学习”,青年律师们纷纷表示,将主动请教理论知识难点,参与高校模拟法庭实训,在“理论+实务”的双重滋养下提升专业素养。
座谈尾声,律所管理主任刘海义总结发言,他分享对教师节与教师群体的认知。指出今年是自1985年设立教师节后的第41个教师节,称其为助力祖国繁荣强大的“根本节日”,并以“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喻指教师事业,表达对高校教师“高山景止”的崇敬。同时提及律所尊师传统:每逢教师节,或邀教师到所交流,或在教师繁忙时赴校拜访送祝福。他还期盼高校教师继续为律所赋能、优化品牌、把关重大案件,助力律所开新局。
随后,律所向每位高校教师赠送了精心准备的伴手礼与鲜花,以此致敬他们在教学与执业领域的双重贡献。全体参会人员在启航厅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个充满温情与敬意的瞬间。
此次教师节座谈会,不仅是一次节日的致敬,更是一次法律人跨界协同的深度探索。北京德和衡(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推动法律实务与法学教育同频共振,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助力法治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