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北京市律师协会拆迁与城市更新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管理主任、高级权益合伙人吴学联受邀参加第十六届在鸣行政法治论坛暨《司法鉴定制度研究项目报告》分享会,并在活动现场进行《内募信息与内幕交易行政处罚案件的代理要点》分享。本次论坛聚焦行政法律服务的规范化发展、科技赋能与国际协作等核心议题,旨在汇聚学界与实务界智慧,推动理论创新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
吴学联律师以内幕交易行政处罚案件实务精要为核心,系统解析了当前监管政策与法律适用要点。她指出,在“零容忍”监管基调下,证监会坚持“从严从快”打击内幕交易,并依托大数据监控系统与跨部门信息共享实现科技赋能监管。针对内幕信息认定,吴学联强调“重大性”和“非公开性”是核心特征,且信息无需达到“确定性”标准,只要具有较大可能影响股价即可构成内幕信息。敏感期从动议、筹划时起算至指定媒体公开时结束。在行为认定方面,她剖析了“知悉”内幕信息的推定规则:当事人与知情人存在联络接触且与交易行为高度吻合即可推定知悉;“利用”内幕信息主要通过交易异常等方面证实。对于违法所得计算,她以案例说明应以利用内幕信息直接获取的经济利益或避损金额为准,强调因果关系为核心。最后,吴学联结合典型案例指出,实务中争议多集中于是否是内幕信息,是否知悉内幕信息,是否利用了内幕信息,对违法所得金额的认定,处罚过重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