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 白耀华律师就“政银合作养老贷的合法评估与风险防控”问题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

2025-07-21

  近日,湖南省40多家农商行联合地方社保部门推出“养老贷”产品,针对59至65周岁城乡居民提供利率3.1%–3.6%、最长15年期的专项贷款,用于补缴养老保险差额并直达个人社保账户。“养老贷”作为创新举措,实践中虽能“无痛”提升养老金,但因产品性质模糊与政策对接复杂而引发广泛关注。针对“养老贷”的合法合规挑战与风险防控,《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白耀华律师。

  白耀华律师认为,多地农商行推广的“养老贷”属于政银合作的金融创新,其合法性需结合社保政策与金融监管规则综合判断:一方面要评估业务资质合规性,“养老贷”实践中可能存在地方人社部门通过合作协议对贷款用途进行限制(如限定用于养老保险缴费),要结合各地政策判断;另一方面要考量社保政策衔接性,需核实地方社保政策是否允许以贷款资金缴纳养老保险,避免因地方政策差异导致合规风险。

  针对银行而言,白耀华律师提醒,推行“养老贷”则应重点防范政策合规性、还款能力评估、信息披露义务、关联交易等风险。例如,若地方社保政策调整,如补缴政策收紧、养老金计算规则变更等,可能导致贷款资金用途失去预期收益,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建议银行建立与社保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动态跟踪政策变化。此外,老年群体对金融产品理解能力较弱,易引发‘以贷养老’的误解,若出现大面积违约可能扩大风险,建议银行合理控制单笔贷款金额并联合社区开展金融适老化教育,强化风险认知。

  律师简介

  白耀华律师现任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中国浦东——剑桥大学涉外法治合作班访问学者,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十二届体育业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实训中心导师,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

  近年来,白耀华律师深耕人工智能、新科技等新型法律业务,办理了一大批金额标的大、社会影响广泛的“首起”或重大疑难案件,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为众多知名企业和高净值财富人群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白耀华律师以其专业素养和卓越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白律师丰富的执业经验使其成为众多客户和机构信赖的律师,连续当选《商法》(CBLJ)The A-List 法律精英:中国业务律界精锐,并被评选为汤森路透《亚洲法律杂志》(ALB)客户首选律师,legal one 实务精英,GRDC中国优秀青年律师,Benchmark Litigation 上海地区商业争议业务领域榜单—德和衡牵头合伙人、法制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评选的“推进立法与法治政府建设提名案例”—德和衡牵头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