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及国有大行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净息差收窄的行业背景下,纷纷上调或新增中间业务手续费,试图缓解营收压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已跌至1.43%的历史最低水平,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面对这一趋势,银行在合规框架内提升中间业务收入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应对,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白耀华律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对此发表了深入解读与应对建议。
白耀华律师提示,银行在调整中间业务收费时,需重点关注价格合规、信息披露及合同条款有效性三大风险,并通过建立全流程合规机制、强化客户沟通、完善争议解决体系,防范口碑危机。对此,白耀华律师分析,银行在调整中间业务手续费时,应严格遵循《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提前3个月公示要求,且不得通过拆分原有免费服务或以“服务升级”名义附加不合理收费,来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九条政府指导价项目不得突破定价标准的规定;同时,需将收费目录在营业场所及官网首页显著展示,并通过短信、APP推送等多渠道在移动端通知客户,格式条款中应对收费项目加粗或着色提示,以免因告知不充分被认定为信息披露违规;更须在所有格式合同中事先明确新的收费规则,并取得客户明示同意,以避免因模糊条款而导致合同相关条款无效的风险。
最后,为避免因收费争议引发口碑危机,白耀华律师建议,银行可以建立分级沟通机制并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例如,对存量客户通过账单附页、手机银行弹窗等方式说明调整理由及优惠措施,对异议客户设立“收费争议快速响应通道”并承诺在限定工作日内书面答复,对老年客户保留柜面免费服务通道等,以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律师简介
白耀华 | 高级权益合伙人
白耀华律师现任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中国浦东——剑桥大学涉外法治合作班访问学者,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十二届体育业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实训中心导师,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
近年来,白耀华律师深耕人工智能、新科技等新型法律业务,办理了一大批金额标的大、社会影响广泛的“首起”或重大疑难案件,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为众多知名企业和高净值财富人群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白耀华律师以其专业素养和卓越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白律师丰富的执业经验使其成为众多客户和机构信赖的律师,连续当选《商法》(CBLJ)The A-List 法律精英:中国业务律界精锐,并被评选为汤森路透《亚洲法律杂志》(ALB)客户首选律师,legal one 实务精英,GRDC中国优秀青年律师,Benchmark Litigation 上海地区商业争议业务领域榜单—德和衡牵头合伙人、法制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评选的“推进立法与法治政府建设提名案例”—德和衡牵头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