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变化,超过1000万人面临监护缺失困境,而居委会指定监护制度作为法律赋权的重要解决路径,却在实践中遭遇多重挑战。
2025年4月2日,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李东律师、马丽律师受邀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平安守护联盟大讲堂”,为来自18个社区的70余名社区工作者带来了一场以“监护制度”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作为律所加入劲松街道“平安守护联盟”后的首场公益活动,同时也是律所作为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举办的第三场公益普法活动,本次讲座聚焦基层治理中的指定监护难题,通过“理论+案例+互动”的立体化授课模式,助力社区工作者提升法律素养,破解实务困境。
李东律师从监护制度的法律体系出发,围绕监护类型、监护人职责、权限边界、资格撤销与恢复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讲解。他结合《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详细阐释了法定监护、指定监护、意定监护的适用场景,并特别强调社区工作者在监护事务中应“程序合规、权益并重”——既要依法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监督监护人规范履职,为基层依法治理提供坚实法律支撑。
马丽律师以居委会监护制度实操与挑战为题,通过目前现状与相关案例分析监护制度法律基础与实践困境,指出目前缺乏操作指引和配套制度、监督与执行漏洞、制度衔接不畅、履职动力不足的制度瓶颈。对此,马丽律师建议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强化能力建设、构建监督网络、推动公共监护人制度四个方面系统优化监护制度。这些建议呼应了近年来国家强化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导向,为基层落实监护制度提供了可行方案。
在交流环节,社区工作者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踊跃提问,如“失能老人监护权争议如何调解”“精神病患者监护缺失如何介入”等。两位律师逐一解答,并提供可落地的法律建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劲松街道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为基层依法治理提供了专业支持。未来,街道将继续依托“平安守护联盟”平台,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保障居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