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由北京德和衡(苏州)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 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论坛在苏州国际金融中心1号楼26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刑事法律领域的多位专家律师,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百余位企业家、法务负责人及法律从业者参会。
聚焦前沿议题,共话风险防控
论坛在北京德和衡(苏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施明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德和衡(苏州)律师所主任方明星在开场致辞中结合指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外部监管环境日益严峻,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刑事法律风险挑战,亟需建立系统化的风险防范机制。借此论坛活动,非常荣幸邀请到刑事业务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以多年实务积淀为基石,围绕前沿命题,为民营企业提供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深度的解决方案。最后,方主任预祝本次论坛圆满举办。
主题分享环节:专家深度解析刑事风险防控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姜瀚钧律师以"强监管环境下法税合规价值"为主题,系统梳理了近年来税收监管政策的变化趋势。他特别指出,2021年以来中办、国办强化税收征管,2024年公平竞争条例取消特定税收优惠,这些变化对企业合规提出更高要求。通过"个体户虚开发票""灵活用工平台暴雷"等典型案例,姜律师警示企业要避免传统税收筹划的误区,并详细分析了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边界划分。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沈忠律师以一起电子烟行业案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在刑事辩护中的运用。沈律师指出,当前行政管理中存在通过规范性文件扩张权力的现象,他以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电子烟产品的批复为例,分析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突破上位法规定的风险,并分享了通过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并举的策略实现有效辩护的实务经验。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刘昌玉律师聚焦"民营企业反舞弊实务与刑事风险防控策略"。刘律师援引2023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数据指出,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同比增长17%,呈现产业链化、专业化特征。他通过某文旅企业员工职务侵占案、某电商虚增采购成本案等典型案例,详细解析了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高频犯罪的作案手法,并提出了构建完整证据链、开展合规内控的具体建议。
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刘向东律师深入解读了"民营企业贿赂类犯罪的识别与危机应对"。刘律师特别强调,刑法修正案(十二)新增"情节特别严重"条款后,单位行贿罪最高可判10年,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显著提升。他通过万香科技IPO终止案、华宇软件股价暴跌案等实例,生动展示了贿赂犯罪给企业带来的商业风险,并提出了包括合规组织架构搭建、专项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在内的系统性防控方案。
北京德和衡(苏州)律师事务所陆军明律师聚焦"民营企业刑事控告实务",系统梳理了当前刑事控告面临的三大难点:不受理、不立案和怠于侦查。陆律师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要求落实"三个当场"制度、破除职能管辖借口、善用检察监督等实务技巧,并提供了标准化控告材料模板和沟通跟进策略。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于小强律师以"民营企业创始人不得不防的高频犯罪"为题,结合近年办案数据指出,非法集资类案件长期呈现增长趋势。于律师通过海银财富非法集资案、燕谷坊非法集资案等典型案例,详细分析了金融类、互联网类、海关类等创始人易涉犯罪类型,并提出了注重事前合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防范建议。
互动交流:共商合规发展新路径
在圆桌讨论环节,由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张宁主持,米智琴、朱小磊、时文瑞、刘长新等律师与现场嘉宾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合规创新"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极为务实的针对性意见,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参考”。
闭幕总结:构建合规生态,护航企业发展
本次论坛以专业视角回应民营企业痛点,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深度分享,为与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方案,彰显了德和衡律师所在刑事业务领域的专业实力与社会责任感。未来,德和衡将继续深耕企业法律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