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德青之声 | 青年律师如何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德和衡“合伙人‘一人一课’分享交流系列活动”(第三期)

2025-03-13

  为消弭青年律师专业化道路上的实践鸿沟与身份迷茫,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团委、青工委推出“合伙人‘一人一课’分享交流系列活动”。

  2025年3月10日晚,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举办第三期“合伙人一人一课”系列分享会。本次活动以“青年律师如何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为主题,特别邀请到高级权益合伙人、国际贸易与海关业务中心总监林倩主任主讲,吸引了所内青年律师的积极参与。林倩主任凭借在法律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分享。

  林倩主任表示,律师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青年律师作为行业的新生力量,如何在专业化道路上找准定位、实现突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主任结合自身多年执业经验,从“资源型律师”与“专业型律师”两大方向展开分析。他指出,资源型律师需依托客户资源、行业人脉等,而专业型律师则需深耕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医疗纠纷、海关事务等细分领域。他强调:青年律师应在前五年广泛接触各领域实务,积累经验后结合个人资源、专业背景及兴趣确定方向,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于青年律师成长路径,林倩主任主要提出三点:即学习、写作与实践。林主任特别强调写作对律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他以自身为例,从海关转行律师后坚持写作并出版四本专著,鼓励青年律师“勇于动笔,反复打磨,将复杂问题通俗化”。

  此外,在职业素养方面,林主任提出“勤奋、人品、情怀”三大核心品质:勤奋:主动承担工作、维护客户关系、记录工作日志;人品:不争抢利益、注重团队协作、长期积累口碑;情怀:坚守法律信念,通过专业能力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林主任详细剖析了海关法律业务的四大核心板块:走私犯罪辩护、纳税争议解决、行政处罚应对及贸易合规咨询,并分享了近年处理的典型案例,如出口管制案件中的无人机和氧化锆核材料争议,凸显专业深度对业务开拓的关键作用。

  在互动交流环节,多位青年律师提出执业初期的典型问题。青年律师孙圣博提出:青年律师是否应当利用自媒体进行专业宣传。林主任分享了自己在自媒体平台进行法律专业宣传的经验,强调了自媒体可以作为尝试,但不应投入过多时间,因为反馈往往碎片化且不完全符合实际需求的。此外,对于公司业务,客户对于专业律师的考察维度与自媒体宣传的维度不同,进一步强调了专业律师应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背景。

  针对冉浩言律师提出的“青年律师如何坚持写作与提升文章质量”的疑问,林倩主任强调了毅力的重要性,以及在文章初期可能面临的缺乏回应的情况。建议包括设定高质量的标准、寻求他人反馈以及找到写作的动力来源等。此外,还提到了文章质量评判标准的多样性,以及通过不同渠道和人群获取反馈的价值。

  面对青年律师张家铭提问的,在执业初期如何积累客户、接触复杂案件这一问题,林主任表示,可考虑先跟随资深合伙人积累经验,以积累经验和专业方向。同时,建议通过与合伙人建立良性互动,参与更多的业务交叉,以提高自身在专业领域的认知和客户基础。此外,还讨论了未来可能建立的合伙人与年轻律师之间的硬性分派机制,以促进经验的传承和业务的拓展。

  本次分享会不仅为青年律师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规划路径,更通过实战案例与互动交流,激发了对专业化发展的深度思考。正如林倩主任所言:“律师的竞争力源于持续学习、深耕专业与坚守初心。”德和衡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法律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生态的优化。

  “一人一课”活动定期邀请合伙人结合实务经验,将所学、所悟、所感,化作智慧甘霖,润泽青年律师执业初期发展,成为他们成长征途的“领航灯塔”与“造梦巨匠”。本次系列活动远不止于提升青年律师的业务技能,它更是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给予青年律师与合伙人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让青年律师得以充分展示自我风采。同时,合伙人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青年律师,建立起紧密且深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