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黑土地模式是华为任正非先生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战略调整时提出的一种思路。在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任正非再次提及。这一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在任何国家的投资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升级,构建利益共同体以抵御政治风险。个人认为,“黑土地模式”不仅是复杂环境下企业夹缝生存与发展的高级策略,也引发了企业风险与合规管理的新范式。
黑土地模式,是2018年起华为便开始提出的一种战略级概念。
“黑土地”是指华为通过技术赋能和平台建设,为合作伙伴提供“土壤”,从而华为和合作伙伴均能借此得到发展的一种比喻。
黑土地,是与“庄稼”相对来说的。另外,“黑”也有肥沃的意思。黑土地的核心在于,华为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精心培育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沃土”。
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华为不直接“播种收割”(即不直接涉足应用层面的竞争),而是让合作伙伴的“庄稼”(内容、应用、云等)得以茁壮成长,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
黑土地模式,提出的背景与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关,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地缘政治对企业的全球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通过黑土地模式,华为在海外市场发展中更加注重与当地经济的融合,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技术升级,增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粘性,从而降低因政治因素带来的风险。
就当前实施效果看,“黑土地模式”已帮助华为渡过了艰难的几年,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华为不仅推动了中国ICT产业的自主化进程,也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平台+生态”的参考范式。
个人认为,“黑土地模式”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战略管理模式。对于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可以说,黑土地模式引发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新范式。为什么这样说?且看以下分析。
1、提出风险管理新策略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黑土地理论的提出,是外部环境变化倒逼的结果。如果不是因为中美贸易局势下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的逐渐升级,华为可能并不会,也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和动力咬紧牙关加大自主研发,从根本上重构供应链,选择新商业模式。
这种成本和风险的急剧增加,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接受的。基于这种外部环境变化形成的新的根本性风险,华为在任正非先生的带领下,选择了一种正确且创新的风险应对方式——风险绑定策略。
在经典的风险管理理论中(央企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关于风险应对的基本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承受、风险对冲等。
个人认为,黑土地模式所包含的利益共生共享机制,其实也是风险的共担共受机制。
在一般的业务和产品开展模式下,我们对于业务和产品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要么是尽量控制以降低,要么是转移给第三方,要么是放弃该业务以完全规避风险。
很少有通过风险绑定来进行风险管理的。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场景下,我们都是将企业的业务或产品视为独立的一项事务或一个流程,进而管理其风险时,是针对这个业务和产品而设计工具的。
风险绑定,是将风险的不同承受者绑定在一起,让他们分担风险。这样,一旦风险事件爆发,对于经分担后的损失,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通过绑定风险的不同主体,本身就会大大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进一步讲,这种绑定,不限于不同的风险承受主体,还包括将风险的承受主体和风险的管理主体进行绑定。
有一种观点认为,风险管理之所以很难起到效果,就是因为风险管理主体与风险(后果)承受主体往往是分离的。
这种分离,造成了风险的管理主体并不会像风险承受主体那么尽职尽责。因此,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两者的利益绑定在一起,让风险管理主体要对风险后果承担一部分责任。
这种绑定,提示了我们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要以“生态”、“平台”的理念,将风险涉及的各类主体及其职责、利益关联在一起,实现风险的最小化,甚至是对风险的完全规避,这显然可以说是一种“范式”的改变。
故,黑土地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风险管理策略,值得当前很多企业借鉴,特别是当他们出海面临各种地缘政治风险之际。
2、创建规则遵守新模式
黑土地模式的成功,如从合规管理角度,同时也可以说是华为贸易合规体系建设(供应链合规管理)的胜利。
在应对欧美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时,华为的利益共享做法,通过风险绑定,体现了对风险管理策略的创新。就合规管理来说,则体现了对“规则”遵守模式的创新。
之前,我们认为“合规”是由“合”与“规”构成的。“规”,又是由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国际规则、道德规范等组成的。
如何“合”,正是合规管理的精华,即合规控制的模式与方法等。这个是建立在“规”是明确的、稳定的,事先能知晓的基础上的。
即不管怎样“合”,至少“规”是事先确定的。有了“规”,然后才去考虑怎样“合”。
但华为的供应链合规管理,则是尝试打破这种先后关系。
它的创新就体现在与相关主体,包括规则制定者、其他规则遵守者(合伙伙伴)等联合重新制定规则,然后承诺共同去遵守。
这是由于“合”的成本太大,稳定性不好,因此先从“规”的合理化、重新制定等开始。
可以说,从合规的源头,寻找有利于自身因素的方法。这种合规模式,不是想方设法去怎么“合”,而是将重心放在怎么设计“规”,我认为这是一种突破性创新。
在知识产权领域,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这个说法,如用到企业合规管理上,特别是供应链合规,有异曲同工之处。
真正高级的供应链合规建设,是企业以合规的名义,将上下游企业统筹起来,通过输出标准、合规规则、合规系统,打造有利于己方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也正是合规创造价值的生动体现。
以上两点描述,分别用风险管理以及合规管理的视角,来看“黑土地模式”带来的功效。对于未来企业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特别是那些出海企业的风险与合规管理,有着方法论级别的启示,这也是我为什么称之为“新范式”的原由。
不仅如此,我也很欣喜地看到了除华为以外的一些新兴科技型企业,在供应链管理、ESG管理等,正采用这类新范式。